串门
visit friends
苏恩禾 每天捡一粒沙



去年夏天,北京城里突然多了一家名曰查查厨房的私房菜餐厅,隐于城东的高碑店新村,厨子一人,桌子一张,只有周末营业,菜肴也是地道的私家味道。这间小小的空间似乎都不能称为餐厅,主理人兼主厨的苏恩禾更喜欢称之为“厨房”,她是恩禾一直以来梦想的承载。

苏恩禾是天蝎座,奇怪的是犀利没有,反而用温暖、谦和这类的词更能形容她给别人的感觉,与她聊天绝不会有压迫感,倒是如沐春风。她说话一字一顿,有自己的节奏,语速很快,声音纯真。每次见面,哪怕纯粹只是工作上的沟通,她也会备些自己心水的甜点带给我们,如果是在她的地盘约见,必能喝上一杯她煮的热茶。这次,恩禾更是为来串门的我和迪仔准备了美味的午餐,油焖春笋的清香和蚕豆米炒香肠的亲切是久违的味道,还有那肉味飘香的糖醋排骨,鲜艳欲滴的小番茄配孢子甘蓝,好吃到令人流泪,人们称这种愉悦的情绪感受为——幸福。难怪朋友们都亲切的称恩禾“苏天使”,还有什么能比带给人幸福感觉的天使更适合的呢。

恩禾自我,是那种对自己特别狠的类型,坚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贯彻,认定的东西也不会轻易妥协。烹饪是她的梦想,小厨房是她喜欢的待客方式,所以她用百分之百的诚意去做这件事情,买最好的食材,做最用心的料理,给到最足够的份量,乐此不疲。身边的朋友知道运营小厨房并非易事,靠它赚钱更不可能,便劝她扩大厨房的规模,多放几张桌子,找两个帮手;有朋友不理解她默默选择几百元一罐的蜂蜜入料理却从不告知于众,更不愿意适时营销自己,每到这时,恩禾总是笑笑接受大家的好意,但还是坚定的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她说:“小厨房这件事更多源于兴趣和分享,用对待家人朋友一样的心去料理,如同回家吃饭一样自然又自在,这样的小厨房是我自己可控的,能过自己这一关才是最重要,而懂的人也自然会懂。”

就是这样一个苏天使,一直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不善烹饪的我来说,去到一个厨子家之前,很难想像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心中不免诸多猜想。万万没想到,恩禾的家满满当当到处是书。从来北京的第一年,她一直带着自己所有的书籍在身边,搬家数次却从未丢弃一本。跟书一样多的还有各类小物。“每天捡一粒沙”的恩禾好像特别善于发觉美好的事物,一根枯枝的美,一块老旧的棉布……苏天使将这些悉心珍藏,家虽然不大,但你总能在角落里发现宝贝。



Q:你最近都在忙什么?
苏:平常写东西,周末去小厨房做饭。去年因为厨房刚弄,所以基本上时间都放在那边。然后今年调整了节奏,觉得算是调剂吧。因为如果天天做饭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消耗。现在会写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和朋友合作一些品牌推广和文案撰写的工作。其实目前来说厨房只能保持收支平衡并不赚钱,自己当然也需要赚钱去生活。
大家都问为什么不让小厨房天天开放?天天开对我来说根本是做不下来的,周六做饭我从周五就要去买菜准备了,也要连着忙两天,比如周日那天晚餐我从小厨房收拾完回来就十二点了。


Q:对,就像超人说的,买了洗了切了烧了再洗了其实都是一个人。
苏:是的,现在来厨房的很多客人跟我交流都说很羡慕这样的状态,因为她们在家也很会做饭,就像昨天来吃饭的客人问我辛不辛苦,做的怎样,其实这个不好回答。一点都不辛苦其实也不可能,就说买菜,一个人就要去买好几趟,虽然有一些可以订货,但是一些新鲜的食材肯定是做饭的当天早晨买,然后再坐地铁,拿到店里去,而且有很多东西不是一个地方能买的到,所以就要跑好几趟。

Q:小厨房的菜单是怎么定的呢?
苏:基本按照时令来定。这个时候肯定就是春笋,蚕豆呀,冬天呢就会有芋头、南瓜之类,菜单就会依照不同时节上市的菜来准备。一般在前一天会想好第二天要做些什么菜,第二天早上去采买,如果意外在菜市场碰到没有想到的好的食材,会临时补进菜单。

Q:你碰到的最奇怪的来自客人的要求是什么?
苏:没有太奇怪的,基本都是问有几个菜啊,够不够我们吃啊之类的。大家好像都很担心够不够吃的问题(笑),其实这也很正常。有的客人会带父母和爷爷奶奶来小厨房,这时候我就会特别忐忑,因为老年人在饮食方面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所以就会详细的询问好长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还有孕妇和小孩,有的小朋友只有一两岁,需要吃完全无添加的食物,这些都需要细心留意一下。

Q:我觉得吃菜能接受甜的人其实对于做饭的人来说会比较轻松,因为像一般的菜,放了糖和酱油就会很好吃。
苏:南方人会更偏爱甜些的吧,比如春笋、茭白这些,油焖的做法,只要糖和一点酱油就足够,包括这道红烧排骨,其实红烧的菜都挺好做。

Q:小厨房的菜有菜系这一说嘛?是什么口味的?
苏:你今天吃了呀!哈哈!肯定偏南方的口味。我不太会做北方口味的菜,而且对面食也不是特别的擅长。可能就是皖南的风味,我做的菜还是跟我家里的吃饭习惯有关,我妈妈喜欢清淡的口味,我自己又很喜欢日式的料理。其实有来吃饭的客人总结过,说其实就是无国界料理,有意式的烤菜,也有日式家常炖物,但总体口感搭配上肯定会考考虑到彼此的口感搭配,不会很突兀的吃到互相很不搭调的菜在一起。包括菜单的安排,从冷盘小食到主菜,到最后收尾的甜品,这些自己会有一个安排。做新菜之前也会自己多尝试几次才会正式列入菜单。



Q:自己在家的一天通常会怎么度过?
苏:早上一般7、8点起床,吃早饭、看会书,上会网,买个菜再做中饭,下午也差不多。我是属于比较可以自己一个人呆的住的。工作习惯都是晚上写东西。以前是每天都在写,实际上是有语境在那里的,写出来就很容易。现在因为相对时间自由宽松,也会有一些杂事干扰,会相对有点难再回到那个很顺畅的语境。完全无约束的自由其实也不是自由。有时候经常憋一个东西要憋半天,花很长的时间翻闲书,而且还有个习惯,在写一个东西之前,一定要大扫除一次,把地板擦到干净得不行,再去做个饭,洗碗收拾完,最后实在没有事儿可干了才坐下来。这个时候可能还要写个闲篇,去豆瓣写个日记,最后一看已经晚上一点了,好吧,来干活了。

Q:你家的书真的好多!
苏:哈哈,死了以后也不知道要留给谁。

Q:我看到你有全套周作人的书。
苏:对,周作人,汪曾祺是我很喜欢的两个作家。这个版本很适合随身带着,没事拿出来翻两篇。

Q:我来了你家很开心的发现,你有的好多书我都有看过而且我很喜欢。你有喜欢的作家吗?
苏:觉得自己的阅读面其实挺狭隘的,喜欢的东西都偏一类。当然对自己来说,阅读范围不广会缺失别的领域的东西,但就是那样性格的人嘛。我不太会主动为了让自己的知识面去拓宽然后强迫自己读一些东西,就是有可能我看一本书,然后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是另外一个作家写的,那我可能就会找他的书来看。比如之前工作的时候会涉及到需要看很多建筑类的书籍,起初会有点抵触,但是看进去发现里面很多有趣的东西,慢慢就会主动找来看。
很喜欢村上春树,他写的很多东西是非现实的东西。对了,他有一本专门讲爵士乐的小书,也很有趣。高中的时候开始读张爱玲,直到今天都仍然很喜欢她。大学的时候读王小波。那会还有安妮宝贝,最早是在榕树下,后来出书,每一本也都有买,最近的一本是《古书之美》她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有可能也是陪着自己的青春期一路走过来的记忆。


Q:我有时候觉得好像这种思想特别独立,又是搞创作的女生,一旦回归家庭会特别影响她的创作?
苏:心境不一样,多少会有影响。

Q:好像人一旦变得特别柔软了就会安逸。
苏:因为会沉浸在很多日常琐碎的生活里面,往往还是在痛苦的时候会写出更深刻激省的东西,安逸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是人的另一重状态。也是需要看个人,想象力和内心丰富的人会有不同吧。

Q:你会觉得你收这些书,包括小东西,有时候看到他们会不会觉得人生有压力(甜蜜的负担)?
苏:以前会有,常常就想死了以后把这些书留给谁。现在会好些,买书也比较节制,可能连工作时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一是看的慢,买的多放在那里对自己是压力。我从来不问别人借书,也不喜欢借书给别人。所以有想看的书就必须买回家,想看的时候伸手就可以拿到,现在略有不同的是很喜欢看完几本再去买的感受,不积压的生活状态更舒服。当时打包来北京的时候,光书就打包了有三十箱。每次搬家包括家具也会想用自己的替换。朋友常说又不是自己的家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东西,但一直以来有这些东西一直跟着自己,就会觉得家从来没有变过。别人会说你不会觉得很烦吗?搬家不会很负担吗?用房东的不是很好?可是我觉得那个东西不是你的,你可以说这有点矫情,但就是觉得能拥有自己的东西挺好的,大不了就像我搬家的时候带着一起走嘛。

Q: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苏:柳宗悦的《工艺之道》

Q:你有很多竖版得台版书,特别收藏的吗?
苏:之前工作的时候因为有很多设计和文案的书都没有简体版,只能去买台版。说道繁体字,以前只能认得熟悉日常的字,现在读就很顺畅,那些复杂的繁体字会认得越来越多,包括写菜单也会下意识的写出来。主要是可以了解到这个字为什么这么来。



Q:前段时间听说你有离开北京得打算?
苏:对,主要是我自己体质这么多年都还没有完全适应,春天手脚开裂得很严重,脸上也会过敏。特别不喜欢不下雨的地方,另一个可能还是人到这个年龄了。当然也不一定就是回到家乡,可能就是想找个小地方小村子,换个城市生活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现在还是想找一个自己能长远去做的事情。还有比如徽州有很多古村落,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老房子,就想做一个舒服干净的民宿。 当然这是比较长远的理想。

Q:有没有想过成家的事?
苏:没有哎。倒不是排斥,比如那个机缘来了也不会拒绝。但人心里是有预感的,我觉得我应该是属于独身一辈子的人吧。虽然现在放这个话有点早啊!(笑)当然身边也有很多很好的神仙眷侣,但这种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也许说不定我很老很老的时候遇到了也有可能呢。能遇见就遇见,没能遇见一个人过,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也挺好。

Q:会因为家人的原因所以才这样想吗?
苏:也许有吧。我爸爸过世已经十二年了。会有很多缺失,会觉得自己没有为他做过任何事,而他一直在为你默默付出,然后他连机会都没有给你,每当想到这些心里就特别难受。但另一个方面会想,其实他一直都在。我是相信灵魂的,我相信他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你所做的一切他都是能看到的。同样的,身边有个人陪伴的话,我也没有办法知道他是早我而去还是怎样,家人都会担心不结婚,没有可以相伴到老的人。但即使结婚一样也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因为谁也不可能陪你一直到最后。终究都是要自己去面对的。

Q:很多事情你都想的挺明白啦。
苏:其实也还没有,哈哈。

Q:眼下有什么计划吗?
苏:清明的时候回家呆一阵。以前工作即使放假时间也不一定腾出来,现在不用工作了,时间自由些,就想着一定要这时去看看爸爸。



苏恩禾
广告文案、查查厨房主理人

采访:迪仔、Dora
摄影:墨白、Dora
文字:Dora


特别栏目
special feature
400-641-6399
客服部 service@fnji.com
市场部 marketing@fn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