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几在家
fnji at home
NO.1 田园和李格的家


      时值中秋,天气朗晴的中午,我们拜访了朋友田园和李格的家。透过曳地的白窗帘,客厅里铺上了大片的阳光,显得通透整洁,轻松宜人。

        进门的玄关处停放着田园千里迢迢从欧洲运回的一辆自行车,偶尔他也蹬着这辆拉风的viking去上班。进了客厅,右手靠墙是一排浅色白蜡木矮柜,整齐放着成排的系列漫画和电影类书籍,还有各种小模型、小玩具、小手办,明朗的色彩和有趣的造型让人以为走回了童年。沙发前的小茶几上蹲着几株多肉植物,和一个木头方块玩具。长长的木头工作台上,有一座白色的纸房子,形状取自高迪建筑,阳光从镂空之处盈涌而出,光影疏漏。顺着木头的架空阶梯上楼,便是他们的卧室,白色和咖啡色色调的床 品营造出温暖干净的气氛,墙上挂着一副小画,想必是出自李格之手。冰箱门上贴满了各地带回的冰箱贴,厨房不时飘来阵阵菜香,田园的父母正在揉面、擀皮、切韭菜,为我们准备东北饺子,墨白一挽衣袖,也参与了劳作中;新鲜的秋蟹在草篓里咕噜噜地吐着水泡。

        原木、白色、绿色植物,简单和洁净,这是对这个家的第一印象,而分别自北影和央美毕业的两位主人独特的品位又为家中增添了浓厚的美感。

 


         8月,田园夫妇刚刚结束欧洲之旅,在厨房的吧台上,我们从一壶果香四溢的法国芒果茶开始聊起了这一次的旅途: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就像许多乐于分享旅途乐趣的人一样,谈起刚刚过去的路途,别具风味的欧洲风情还是宛然在侧。

        比如,他们见到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巴黎,从慕尼黑乘坐慢轨进入市区,在黑人瞪视下惴惴不安,而巴黎的列车上没有空调,车况陈旧、满是涂鸦,他们正感到不知车开向何处和要在哪儿下车的绝望时,车坏了,乘客们全被赶下车,好似摆了 一场乌龙的情景喜剧。而市区的巴黎是曼妙的,要说到城市性格,巴黎特别不一样。田园夫妇沉浸在在大大小小书店闲逛的惊喜中,流连书架之间买到了许多绘本 ——而且费尽周折将它们带回北京。

        相对巴黎书店的琳琅满目,西班牙书店的漫不经心和随意感则更让他们惊讶,“我们在XX时段营业,你们要快点来”,或者屡次寻访不遇、店门大关,这样跷着二郎腿做生意的待客之道恐怕也只有在纵情不羁的西班牙才看得到吧。

        李格在旅途中最喜欢的几个城市是旧金山、巴黎、京都,像旧金山,有海和坡的特色,建筑也漂亮,气候好、人少,让她觉得很舒服。他们的下一站瞄上了北海道,大概过年成行,再远一些,就是澳洲和北欧。

         对于田园、李格这样爱旅行的人,欧洲连环游显然给收集纪念品带来一个不小的难题,一站接着一站,而有意思的东西太多太重,买不走、带不回,只得多看看,好弥补心中的遗憾。他们除了给朋友精心挑选异域的手信,自己则尽量选择轻质的纪念物,像在京都带回的一幅布画,回来再裱入镜框,挂在客厅墙上,清雅得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法国的水果茶、果酱,这是热爱烘焙的李格弃之不舍的。


        看着满屋这许多多彩精巧的小玩意儿,也好像看到了作为app设计师的田园大男孩的一面,但凡热爱生活的人,总是少不了有点收集癖的:小时的田源就曾抱回一 个废旧的大车铃,令父母哭笑不得。他也喜好收集宝丽来,关键却在于钟意宝丽来相机的形状和材质。除了柜子中摆设出来的两三台,田源从电视机下的柜子中也一 件件地拎了几台出来,李格想象着会有一款印有凹凸状宝丽来相机的皮包,那一定很酷。

        因为宝丽来相纸已经停产,比较珍贵,所以拍起来田园也格外当心。但是他说,在欧洲买到的相纸虽比国内便宜,却不如以前的好用,曝光缺乏层次感,不及京都拍的那些来得细腻。那一张里斯本的照片里,里斯本的海融入背景一片白茫茫 的光,电车中李格笑着。现在的田园也喜欢手握iphone,随走随拍,说到底,旅行中的美好回忆,到底是不是非得照片才留得住呢。



        原始人就知道收集美丽的浆果,而对于有了家的现代人,伴随“收集”而来的便不免是“收纳”。负责照顾和打理这个家的李格笑说,法国人爱收破烂,在咖啡馆和小店,一整座墙都是不卖的老玩意儿。收银台后面挂得风生水起,叫人好生眼馋,却都不卖,简直气人。除了好东西,也有让人莫名其妙不知其意的玩意儿,大约只有珍藏着它的人才最懂它的历史。

        法国人就像活在自己搭筑的回忆博物馆中,庞大、丰富、幸福。这有点儿像他们的衣着品味,年轻人穿着普遍普通,爱复古,拣父 母辈祖辈的皮包,反而是年纪大的更光鲜亮丽。法国人是懂得欣赏时间的人。而想要妥善处理回忆博物馆,李格希望家里能再添置一些具备更强大收纳功能的家具, 能满足家中越来越多的物件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书籍们,例如梵几的十二格大书架。

        收纳是家居更舒适的重要一步,每一年人的兴趣在发生改变,看到心仪的物件就忍 不住收入囊中,东西越来越多,而年轻人没法做减法,如此一来定期整理、清除、更换必不可少。田园的经验之谈是,建议装修开始时不要马上将家整个儿填满,要 留出一点空间,为今后的新成员开道。


        说到生活方式,田园和古奇都不太偏爱loft,不喜欢一睁眼就是工作,私人和工作的界限难以清辨的生活。田园倒时时很想念学生时代的杭州,对他而言,只要 房子清爽,周边环境好,可以到处走走,生活简单再简单,便是最好的。而李格则希望时常换换地方生活,她举例子,在欧洲,更换城市很方便,例如一个德国人可 以在法国居住个五六年再回到德国,那里各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也很频繁,甚为融合。

        虽然他们并不打算再搬家了,但如果有下一个家呢?田园乐了,那他的下一个 家肯定会成为一个游乐场,他会采取更急进的方式来造这个私人空间。



        不知不觉,我们也聊到了梦这个话题。古奇感叹说,自己常会有些设计灵感在梦中迸发,醒来却倏忽即逝。田园做音乐教授的父亲也风趣地回忆自己一次梦中编曲的经历,那等绝妙,也是梦醒难追了。而田园,做梦较多的全是儿时场景,梦见自己会飞、在人多拥挤的场合踢球、梦见迷宫。倒是长大想梦鬼,却梦不到了。梦备注着日常,也丰富着日常。不知道田园的梦是不是也在诉说着自己的潜意识,梦境和现实平衡起来,搞不好真会美梦成真,回到童年呢。

        田园的工作是app设计师, 他坦言,做自己的事、全心投入设计是最快乐的。而设计之外的东西,他在尽力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在工作井井有条之余,也保留一份自己得天独厚的私人空间,沉浸于中,经营爱好,如沐童年之光。


        李格打开电视,连上ipad,给我们看旅途中的照片:巴黎的奥赛美术馆本是由老火车站改建;罗丹将生平大部分作品捐给一府邸并作为展览所用;各色甜食以巴黎最好,让他们每次都忍不住大快朵颐;在暮色四合的巴黎艾菲尔铁塔下闲坐的年轻人;怪才高迪的建筑杰作;西班牙惹人流连的海鲜烩饭;见缝插针的越南菜让他 们时时缓解思乡之口;里斯本的电车和色彩搭配奇异的花砖;葡萄牙坑爹的水族馆;在树下筑屋的流浪汉和奔放的街头艺人;凌晨看完球赛四散的球迷在街头游荡聊天,等待天亮的第一趟巴士;京都的鸭川、繁华炫目的东京;德国博物馆让他们见识到了德国人事无巨细的严谨,田园在大大小小的船只模型前忍不住拍了许多照片,这可以当作他游戏创作的素材——他制作的app游戏“航空大亨”可是让自己的父母也爱不释手。这一千多张照片看下来,就像是自己也亲历过这些旅行一 般。

        在田园家四处看看,会发现他家的实木家具大多使用白蜡木,这种木头颜色浅、花纹粗犷,木性较大,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泽会加深,呈现出更成熟的姿态。而在田园家,我们就看到了这种为家人所使用、变的富有魅力的木头,它不再像初生时那样青涩,包浆后的颜色和光泽让人惊喜。家具就像家庭中的一员,会陪伴我们十几年之久,实实在在,融入我们的生活。实木家具与人共生,色泽和触感的变化日积月累,好像记载着主人的故事。磨合之中,木头越用越顺手,而田园夫妇也从一开始的性格各异走到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相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简直是“一样”,是同声同气的默契。人若如木,想来也是会随着岁月更迭而更富意趣的。


        饺子上桌了,满满一桌的佳肴逗得人垂涎欲滴,秋爽而食蟹也正当时。和田园夫妇、父母的小聚席间,我们聊起了家乡、童年,聊捡回来的刺猬,聊小时候童年甩火罐的游戏,聊起了东北的特产水果:姑娘儿。他们的家窗明几净,阳光和煦,觥筹交错之间才觉来者为客、交者为友、安室为家。

特别栏目
special feature
400-641-6399
客服部 service@fnji.com
市场部 marketing@fn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