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和小朱的家是一年前由古奇设计的。出于每个人对家和家具感受不同的考虑,他使用了几件实用的梵几家具,如拐角办公桌、为吧台高度定制的高脚椅、卧室中的五斗柜等,并亲自挑选了一些老家具一起来做搭配。
还没敲响mino家的门,门上挂着的大红门神图已经让人浮想联翩,即将打开的是怎样一个空间。门口的枣红和苔绿色分格的羊毛脚垫上印着大朵大朵的六角雪花,让到访者感觉寒冷冬日变成了一个愉快的季节,这肯定是个爱生活的主人。
还是被进门玄关的木隔断吓了一跳,这是一整面墙由一截截原木堆垒起来的隔断,在狭长的玄关处可以完成换鞋等日常动作,而这一圈圈小圆的隔壁,就是这个家的核心地带,兼具客厅和书房的角色。这颇具创意的一面墙是男主人和古奇一根根垒起来的,这些截面还略显青涩的年轮上映着光下绿色植物的影子,原生的野性中又包容了一些幽静,初入眼惊觉壮观,复又耐看。家中两只大猫也踱到了玄关处,好奇地围着来客蹭来蹭去,一会儿把头探到摄影包的口袋里瞅瞅,一会儿跳到换鞋凳上巡视领地——它们俩的名字太逗:黑白黄的那只叫“屁股”,而黑白那只叫“老三”。
从中戏编剧专业毕业的女主人mino穿着居家的连帽衫和运动裤笑眯眯接待了我们,她曾在编剧这行摸爬滚打,却坦言厌倦了行业里虚张声势和浮夸的风气:忽悠来忽悠去,倒不如毅然投向另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服装设计,自在。她爱衣,也爱买衣,慢慢地,也开始做衣服的设计。
走道将大空间自然地一分为二,一边一面木质书架墙和梵几宽大的拐角办公桌,是工作、上网和阅读的空间,拐角办公桌背后的一面墙,挂着出自央美好友之手的巨幅油画,大片深沉的荒野以及灰度的云,主角是中国意象舞狮与现代文明的机器人,文化多元碰撞;而另一边,柔软的大沙发前加一张自然肌理的木矮几,墙上挂液晶电视,又是一个完整的客厅区域了。其实客厅也不止是客厅那么简单,书房倒是遍地都是:拐角办公桌边的书架墙,大小有别、高低错落的书架格有容乃大,放着戏剧、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在mino最喜欢的小书房里,除了墙上、柜子上,地上也是成堆的书籍。真是在哪儿坐坐都随意,捧起一本书就能过一天。
卧室宽敞,梵几的架子床变得好驾驭起来,床头灯一开,照亮床的一角,搭配樱粉色的床品,黑胡桃木的硬朗突现柔美。床头的一整面墙又是木条来装饰,干脆利落。墙角的五斗柜上坐着一只古味座钟,将时间停顿与流逝演绎得恰到好处。而浴室里的浴缸能让两只猫玩得不亦乐乎。洗手台上的木镜柜非常适手实用,日常清洁护肤品,收纳和取拿都方便。四处探看,发现一把随意的椅子,配上色彩斑斓的钩针抱枕;几盆小盆栽;几只柔软的旧玩偶;风格各异的地毯;厨房一面的黑色墙柱上贴了一幅“四季平安”,五色迷眼的年画。⋯⋯这些丰富的元素映衬下,刻板的区域性功能在不自觉中被消解了,想来自然放松才是走过旅途、人生风景后的最佳港湾。
这种属于家的亲切感,不仅让我们体味到:深橘色灯芯绒材质的大沙发让人陷入就不想抽身,搭配米字旗抱枕非常富有美式风情;以深色系木材为主,搭配自然触感的水磨石墙壁则营造出室内的暗调,配合柔和灯光让心有沉稳和安全的感受。正如自己喜爱的服装风格、材质不一而足,朋友们都觉得mino将家搭出了自己的风味。曾经有在附近健身房健身的朋友,做完运动后一定要来mino家的淋浴间冲凉,“她说就像在泰国的浴室冲凉”,mino一笑,她的家是一个吸引朋友,让人觉得舒服、值得休憩的地方。
mino却用了“宅”来形容自己,她喜欢在自己的窝里窝着,就像她的两只猫一样。可是说到旅行,他们夫妇俩却从来也乐此不疲,“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做好旅行的决定,就会一直往前”:今年去美国,临行前优哉游哉订好了机票酒店,却摆了个乌龙,一拍脑袋发现忘办签证,只好急匆匆忙着各种改签,自己说起来这段插曲,也忍不住笑起自己的迷糊劲儿来;在纽约时,又遭遇飓风,困在酒店两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纽约的热爱,还津津乐道地讲起了当地人在楼下见到鳄鱼瞠目结舌的笑话。而每年都会去待一待的NY,到底是什么如此吸引着她,好像也说不上来,吃的?她在那里最爱吃的竟然是超市的速冻馄饨。只是爱在路上走走,哪怕漫无目的,沉浸在这个西半球城市的街景中;在另一次旅行当中,夫妇俩也在阿根廷看世界上最宽的伊瓜苏大瀑布,并且完成了许多人的梦想,南极之旅。虽然在船上晕得一塌糊涂,但是看鲸鱼喷水、海豚逐船、成千上万密密麻麻蹒跚的企鹅摇摆走步、在冰天雪地中游泳仍然成为非常精彩的回忆⋯⋯
而最让mino留恋的,除了每年必去的NY,还有邓丽君《小城故事》中歌咏的泰国美丽小城,清迈。“他们自己手制的小物件,很漂亮,就随意摆在门口、路边,还有那儿的建筑⋯⋯”,总是想再回去一趟,说罢找出了一只黑色的泰国小碗,得意地向我们展示,“很便宜”,她挥挥两个手指头,只花了两块人民币,却天南地北地带回来,装装肥皂,也是随意乐事一桩。一年就快过完,十二月她想去HK听陈升演唱会,想到上海玩玩高水准的密室逃脱——给一个星期让自己沉浸在推理和揭密的氛围里,她一直很想尝试写推理,而说到密室游戏,作为编剧的强大脑内剧场应该是难不倒她的。她还想再去北海道,两个人滑滑雪,去小樽吃美味料理,泡泡温泉。身在温暖的家中,心却飘飘摇摇飞到了更远的他乡。
和mino、两只猫静静待上一个下午,猫找个地方就窝起来。椅子上,沙发上,或者在地板上趴一会儿,再起身去吃个下午餐。“屁股”和“老三”有自己的专属座椅,阳台的飘窗下堆着他们的玩偶,吃饭前,在专属的喝水池扭开他们最喜欢的水龙头,老三会歪着头,眯起眼喝上很久。在这个家中,处处能见到猫的影子,小物、装饰画、招财猫的小挂件,爱猫之情表露于色。养了很久的流浪猫,如今变得毛发松软、干净而且温驯,聊起这个话题,墨白和mino都深有感触。“我想要住一间树林中的小屋,推开窗子就是树林。”例如加拿大这样地广人稀之所就不错——当然,要离超市近。当理想照进现实,当当下与未来叠加,大家的爱家之心显得彼此靠近了。
黄昏时,十一层的窗外漏进一些稀薄的阳光,在拼花的木地板上点一抹蜜,在毛茸茸的地垫上铺一块亮。带着黄昏之色的纸摺窗帘非常美丽,有着日本和纸自然的肌理,和如向晚天空渐变的过渡,也使客厅的色调变得浓郁而安宁起来。男主人小朱回到家,冲过凉后,他很自觉地走到阳台上点了一枝烟,那儿簇拥着盆景,可以远眺城市天际的云烟,是个青色浮动、随四季更转的所在。
离开他们家前,听说mino的服装公司已经注册好,品牌名暂时保密,而公司名是“是如何”——这是法国作家贝克特的一本书名。mino的服装品牌是不是也会拥有这种个性和奇特形式呢,值得期待。“人们自有自己的生活,两个三个人们有过的生活,人们正有着的生活,人们将有的生活⋯⋯这些关于上面生活的故事。”这是摘自《是如何》中的一个断片,而迎来送往间,关于生活的故事,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我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