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小姐和巴先生是一对非常可爱的新婚夫妇。他们在北京的住处离巴先生上班的地方很近。房子虽然是两人结婚后租住的,但是家里大到书架、餐桌,小到一只咖啡杯,全部都是V小姐和巴先生自己的收藏。两人都热衷实用而线条简洁的家具,是极简风格的拥护者。白蜡木家具粗犷的纹理中泛着温暖的黄色;一块藤编的地毯取代了沙发铺在地板上,坐卧皆宜的随性更能满足主人的需求,裹上被子便能在地上美美睡个午觉;纯棉的柔软让卧室格外安心自在,而半透明的窗纱将室外明晃晃的刺眼阳光折射成温柔的光线。客厅和通向更加私密的里屋之间的走道被他们用高高的书架做隔断隔开,上面堆满画册和书籍。
V小姐和巴先生都是健康生活倡导者。不同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学学设计的巴先生做了多年广告创意,现在和朋友合伙经营一家传媒公司,每天都在为新奇好玩的传播方式开动脑筋。V小姐是自由职业,但这个自由度说来相当广泛,她是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也是产前产后康复训练师,普拉提、瑜伽训练师,有时还兼作做造型师。不仅如此,V小姐自己本身也是料理达人和健康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的楷模。吃什么、怎么吃最健康,训练哪块肌肉如何训练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她都能给出最专业的建议。
两人搬到现在的房子,也带来了之前自己的收集的宝贝。巴先生是相机发烧友,宝利来爱好者,V小姐是机器人迷,也是卡通迷,因此家里处处散落着各式相机、玩偶机器人。V小姐有一对收藏了十多年的小巧人偶,是很多年以前一位日本老太太赠送给当时还是高中女生的vivi,并嘱咐她要妥善收藏,今后交给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说来也巧,她和巴先生的缘分也源于一次日本旅行,使原本多年好友的俩人转角遇见爱。他们都喜欢温和细致的生活方式,也喜欢收藏质朴的手作工艺。“我有时特别喜欢看日剧里人们的生活,”V小姐说,“因为剧中的人物总能把最最平凡的生活过的特别有滋有味,这种感觉好像也传给了我,让我充满能量,特别想要把生活过好。”
夫妇俩都觉得学会生活这件事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社会大环境的焦躁气氛,大多数人裹挟其中,身不由己,食不知味。去餐厅品尝美食,脑子里却因为在想其他事情而不能全情投入享受美食;购物时也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是否真正喜欢某件物品的设计,或者是否赞同设计作品里透露出的态度。“不能说我们就很会生活,但是我们却是一直都在学。”巴先生一边泡茶,一边说。他用铁壶架在小的酒精炉上,等水沸腾慢慢倾注在陶制的茶壶里,再小心妥帖地倒一杯给我们。“我们工作都很忙,但回到家就会很放松,做饭、看电影。周末时会和朋友们出去运动,或者办一些家庭小聚会,大家一起吃喝聊天。我们一直在努力想让生活慢下来,再慢一点,让自己在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在当下变得有滋味。大家能真正坐下来交谈,而且这样的对话并不是谁在争夺话语权,或是急于表达自己,这样没有意义。”
家也是如此。如今的房子、家具被做的越来越丰富和时髦,被加入越来越多的图案、花纹、线条,但归根结底是房子在自己美化自己,居住其中的人也许根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它的美。但如果住在其中人对待生活非常用心,那么即使只用简单的家具,不需要多么豪华的设计,也会让居住其中的人感到舒心、愉悦。
巴先生说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做一个手艺人,能够慢生活,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审视自己和外界。“佛家说,不妄言,不绮语,说的是不说谎话,不说漂亮话。但好像每个人都无法免俗。”巴先生说,“有时候看现在的世界,觉得很有意思,所有的个人、企业、机构、国家都希望明天比今天好,明年比今年更好。这样虽然无可厚非,但我们忽视掉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东西——平衡,一边的力量在踩油门向前冲,另一边一定会有力量在喊停。所以自己过好生活、活在当下很重要,这其实也是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你只要首先自己做好,然后可以的话再去影响到你周围的一小部分人,但这样就很好。”
而V小姐则想在不久的将来做一个身心料理教室,或者料理修行课,虽然叫viviQkitchen,但是它绝不是一门厨艺课。大家都在说不会好好生活,V小姐觉得好好生活就是从料理食物、料理身心开始。如何让自己开始变得好起来?在料理食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用心地去制作,去品尝,食物地味道也一定不一样。同样的,用心的去料理自己的身体,内观自己,才能回归当下。
把味蕾找回来,心的味蕾也会慢慢回来。如果不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也许就会永远踩着油门向前跑,拼命学却永远也学不会生活。
摄影:chenchen
文字: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