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几在家
fnji at home
NO.5 轩和然的家

盛夏杭州,日光凶猛。沿着杭州客厅附近的天目山路笔直向下,穿过生活气息浓郁的菜店和饭堂,就是有着大片芦苇和湖漾的西溪湿地。而此次我们拜访的轩小姐和然先生的家就在其附近。




轩和然夫妇俩同是建筑师,很年轻,略微有些腼腆,谈吐间透着笃定。因为是设计师的缘故,两人对家的设计和风格自然而然有很多想法。室内装修还未动工,他俩就十分默契地画好了详细精密的平面图。“我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设计最在意的就是舒适性,以及满足自己的生活习惯,”轩小姐如是说。所以三室一厅的房子从设计到装修再到挑选家具都是按照两人自己的思路和喜好来完成。



曾经有位设计师因为非常热爱一件斯里兰卡餐桌,而自己租住的小公寓又放不下,于是餐桌便成为了他搬家的契机。对于轩小姐和然先生来说,老木地板则是他们设计和建造整间房间的基础。从最开始,二人便十分钟情于老地板,觉得老旧但木性更加稳定的地板无法被新材替代,经历了时间的洗练后与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自会存在一种对话感。老地板的运用也确立了居住空间的性格,为家整体风格定下了基调。



而不同的家具对空间也有不一样的影响。同样的空间分割配上不同的家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性格。因此,按照他们的想法,家具也是很早就看好样式和尺寸,确保他们将来在家里会有最合适的位置。夫妇俩喜欢实木的质感和生命的气息,岁月在木头上无声走过却留下属于生活的印记,正是这种人与物之间难以名状的关联吸引着他们。白蜡木的柔和、黑胡桃木的硬朗,家具的色调和线条和给家带来了质朴气息,而家里的每个角落也映衬出家具的美感,相辅相成。



当被问及家中偏爱的单品时,俩人也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多人禅椅。“因为这是一款可以把椅子背面露出来的家具,这一点是普遍大多数家具无法美美的办到的”,轩小姐说,“这就好像设计一座房子通常都不设计屋面,因为没人看到,但真正需要用力设计的往往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两位设计师的家没有任何浮夸的装饰,低调、朴素,以这样的素色主体为起点,两人在设计之初便不断思索自己到底要的是怎样的生活,为此具体需要什么。谈到装修,轩小姐说:“基本上就本着简装修重装饰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也预留了可变空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生活方式。这样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最大化利用每一个角落。”换句话来说,家具的摆放不应只有一种方式,偶尔换换口味也为生活增添一份惊喜。换一种思维,短处也能变成长处,将不好的条件变成个性的体现,就会觉得更有成就感。



比如他们重新选择墙壁和隔断的装修,就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家。进门的左手边,原本是三扇朝南的房门,通向书房、客卧和主卧。若是按照原先的布局未免有些枯燥乏味。于是,夫妇俩巧妙的在两扇门之间竖起一面木板墙,使用铺设地板剩下的多余木料。这面木板看似是墙,其实它的中段能够完全拉开,成为其中两间房间的拉门。而拉开门后的墙面则是一堵白色的背景墙。这样特别的设计增添了房间的层次,不论是空间还是色彩。女主人小轩的爷爷和父亲都曾在照相馆工作,祖孙三代都是摄影爱好者。小轩说,之后这堵白墙上会装饰上爷爷和爸爸亲手冲洗的照片,也会放上自己在旅途和生活中记录的点滴瞬间,让这面墙壁讲述一个关于“家”的故事。



谈及如何收纳和储物,夫妻俩觉得收纳的原则就像一块大豆腐,切成若干块,每一块里装着各种东西,杂物们可以散落着排、组合起来排,也可以放在大盒子里,但他们的边界始终是清晰的,不管内部如何凌乱都不影响外观,让整个家看起来更简洁。因此,靠近书房的一面墙壁就有着这样一排杂货架,里头摆放各种零碎的部件、有趣的收藏,但是整体却横平竖直,有序划一。



生活上,轩和然一致秉承着不把工作带回家的原则。家是最安心、放松的居所,在家里,轩小姐热爱种一些生命力强且不需要特别打理的多肉植物和空气凤梨。也会做手工,用装修剩余的边角料做些简单的木工。而然先生则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出现类似钉子拧不动这些问题时挺身相助。他们喜欢散步,经常独辟蹊径,发掘被忽略的美景。在他们身上,能感觉到一种简单的快乐,不论对设计、对风景。对于现在的家,他们也都非常满足,“它很普通,但对于我们来说,它简直太棒了”。

思考和建造的过程无法交与他人,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但同时得到的回报是和自己的兴趣、意志以及人生般配的家,这也正是身为家的建造者的快乐所在吧。


摄影:李唯
采访+文字:老梅、Dora

特别栏目
special feature
400-641-6399
客服部 service@fnji.com
市场部 marketing@fnji.com